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,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,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、优化能源结构、节能提高能效、推进碳市场建设、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,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、战略规划制定、体制机制建设、社会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积极成效。截至2019 年底,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(GDP)二氧化碳排放(以下简称碳排放强度)较2005年降低约47.9%,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.3%,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 年目标,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。
2020 年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。习近平主席9月22 日宣布,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力争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。习近平主席在12 月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了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的四项新举措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相关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。新的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,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,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,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,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,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。
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面临着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、消除贫困、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巨大的挑战,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,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。下一步,将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部署,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,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,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,加快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,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,大力推进经济结构、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、协同增效,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。
为帮助各方全面了解2019 年以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与行动及取得的成效,特编写本报告。